一、“十二五”电力工业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十二五”期间,电力行业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战略部署,充分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推动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切实履行社会责任,发展成果惠及广大群众,创新发展、共享发展取得显著成绩。
(一)电力科技创新实现新跨越
电网科技创新取得重大突破。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输电技术、±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技术大规模应用,已建成“三交六直”9项特高压工程。智能电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张北国家风光储输示范工程、深圳兆瓦级锂离子电池储能示范工程先后投入运行;广东南澳、浙江舟山、福建厦门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的建成,标志着我国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发电装备科技创新取得丰硕成果。“华龙一号”三代压水堆技术示范工程、全球首个商用高温气冷堆示范工程已开工建设,CAP1400核电技术研发基本完成。百万千瓦级超超临界机组、超低排放燃煤发电技术广泛应用;百万千瓦二次再热燃煤发电机组、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CFB)机组、80万千瓦水电机组、25万千瓦整体煤气化联合循环(IGCC)示范电站、10万吨二氧化碳捕集装置示范项目先后投运。3兆瓦风电机组广泛采用,规模化光伏开发利用技术取得重要进展。
工程建设技术水平显著提高。先后建成世界最高的305米锦屏一级水电站混凝土双曲拱坝、长达16.7公里的锦屏二级水电站深埋式引水隧洞群以及世界第三、亚洲第一的261.5米高的糯扎渡水电站土心墙堆石坝。
(二)电力企业管理创新取得新成绩
“十二五”期间,电力企业进一步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加强管理创新,不断提高科学决策和公司管控水平。国家电网公司全面建成“三集五大”体系,推动了企业治理结构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南方电网公司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管控明确、差异可控”的一体化业务管理体系。华能集团以建设“三色”公司为使命,始终坚持“电为核心、煤为基础、金融支持、科技引领、产业协同”的战略定位;大唐集团建立了“四全”“两优化”“三中心”等体系机制;华电集团推进集团总部“抓总”、区域公司“做实”、专业公司“做优”、基层单位“强基”的管控体制改革;国电集团深入实施“一个目标、五篇文章、五个国电”核心战略;国家电投按照“专业化+区域化”的思路,优化调整业务布局和管理架构。其他电力企业也都积极开展管理创新,为推动行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电力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新突破
电源结构进一步优化。“十二五”累计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2.7亿千瓦,约占世界新增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的40%。2015年末,我国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5.3亿千瓦,占全国总装机比重由2010年的25%提高到2015年的34.7%,发电量1.56万亿千瓦时,占总发电量的27%,比2010年提高7.7个百分点。
供电煤耗进一步下降。2015年全国火电机组平均供电标准煤耗315克/千瓦时,较2010年下降18克/千瓦时,低于国家《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325克/千瓦时的目标。
污染物排放大幅降低。“十二五”末,我国脱硫机组接近100%,脱硝机组约占92%。2015年较2010年火电装机容量增加近40%,但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量分别减少425万吨、501万吨,超额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四)电力信息化建设取得新成效
电网公司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通信网,打造了全球规模最大的集团信息系统,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发电企业、电建企业建立了各自的信息化系统,各业务环节、工作流程基本实现信息化。电力行业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建设“互联网+智慧能源”奠定了基础。
(五)电力共享发展取得新成果
电力企业努力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理念,坚持“建设一个项目,带动一方经济,保护一片环境,造福一方百姓,共建一方和谐”。2015年全面解决了无电人口用电问题;第一批光伏扶贫试点工作取得初步成效;建成新疆最大的扶贫惠民工程——别迭里水电站,建成西藏最大的水电项目——藏木水电站。通过城镇配电网建设改造和农网改造升级,城市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从10小时以上降到5小时以内,农村用户年平均停电时间从30小时以上降到接近10小时,实现了电力供应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
二、坚持创新驱动,推动电力行业科学发展
党中央、国务院要求“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电力行业应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统筹协调,加大创新工作力度,推动电力行业科学发展。
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和市场竞争激励创新的根本性作用,促进创新资源高效合理配置;积极稳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转型升级的产业政策导向和鼓励创新、有序规范的电力市场环境。进一步强化电力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鼓励大型电力企业集团建设高水平研发机构,形成完善的研发组织体系,集聚高端创新人才。支持电力企业自主决策、先行投入,开展关键技术、装备和标准的研发攻关。坚持产、学、研、用相结合,鼓励技术研发、装备研制与示范工程建设的协同创新。
继续强化重大技术攻关。加大科技创新政策引导和资金投入,进一步完善行业自主创新体系,积极鼓励创新集成示范,争取在特高压、直流电网、核岛关键设备、储能技术、200米以上高空风电机组、10兆瓦海上大型风电机组和远海风电场设计建设、高效燃气轮机、大功率电力电子器件、大型压缩机、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现代复杂大电网安全稳定控制等领域取得新的突破。要集中研究“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中的关键技术问题,加强智能电网控制调度、分布式电源协同控制等关键技术研究,为“互联网+”智慧能源建设提供更为有力的技术支撑。
不断推动行业标准创新。逐步提高生产环节和市场准入的环境、质量、安全的指标及标准,形成统一权威、公开透明的市场标准体系。研究制定与“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相适应的相关标准,保证互联网中能源流与信息流的互联互通。我们还将在新能源、智能电网、能源互联网、电动汽车充放电设施领域完成一批中电联标准,增加电力标准的有效供给,保持协会标准、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协调发展,推动行业标准走向国际。
积极创新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随着我国电力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和分布式能源、智能电网的发展,电力行业呈现主体多元化、利益多样化的新趋势,行业生态系统面临重构。电力企业应当适应这些变化,创新发展模式和商业模式。电网企业可以由单一的电力服务提供商转变为综合能源服务商。发电企业可以与分布式能源提供商、充电桩运营商、电力设备企业、工业园区等加强合作,向综合能源服务商、供应商转型。要积极引入社会资本,培育新的售电主体。要建立新型电力市场交易体系和商业运营平台,积极开展智慧用电、能效管理、节能服务等增值服务,发展分布式电源、储能和辅助服务、电动汽车应用、绿色电力灵活交易、电力大数据服务应用等新模式和新业态。要积极推进金融创新,研究建立电力期货市场,促进电力交易行为的公平性、透明性,推动电力市场的健康和稳定发展。
进一步加强国际产能合作。认真落实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倡议,面向国际市场,整合产业资源,建立协同机制,强强联合,抱团出海,多层次、多渠道推进我国电力企业开展双边、多边国际合作,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本、技术、品牌、信誉、渠道优势,增强整体竞争力。
三、坚持智慧共享,促进电力行业和谐发展
(一)积极推进“互联网+”智慧能源发展
“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将对企业生态、治理理念、管理模式、日常运营提出全新的变革要求。
电力企业要抓住信息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切实加强电力企业信息化建设,采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推动管理变革创新,加速转型升级,全面提质增效,改变传统粗放的经营管理模式,在智慧企业建设上实现跨越发展。
电力企业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和大数据分析手段,大力拓展互联网与电力生产、供应、服务融合的深度和广度,合理调度清洁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改善能源供给侧质量;深入分析用户消费需求变化,加强供给与需求的匹配度,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差异化的能源解决方案,引领电力需求侧变革。
要大力鼓励电力企业因地制宜开展智慧能源、智慧企业试点示范,在技术创新、运营模式、发展业态、体制机制等方面深入探索,先行先试,总结积累可推广的成功经验,为“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健康有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推动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
加快构建我国能源互联网。坚持规划引领,统筹特高压和各级电网协调发展,加强网源协调,积极推进“两个替代”,加强智能电网建设,全面提升电网的安全性、经济性和环境友好性,为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推动全球能源互联网发展。建立国际合作机制,积极开展资源评估、战略规划、项目实施、技术创新等工作,促进各大洲清洁能源集约规模开发和分布式能源灵活实用开发,推动特高压技术在跨国、跨洲电网互联中的应用,逐步实现能源生产、配置、贸易全球化。
构建全球能源互联网需要大家共同努力。电力企业、装备制造企业、金融机构要积极参与,加强与周边国家能源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推动国内能源互联网先进技术、装备、标准和模式“走出去”,加快实施一批条件成熟、具有引领和示范作用的跨国、跨洲重大项目,以点带面,点面结合,推动形成全球电网互联互通的大格局。
(三)坚持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通过电力市场化改革,建立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用的利益共享机制,实现多方共赢。结合“互联网+”智慧能源的发展,促进智能电网与互联网、物联网、智能移动终端等相互融合,满足用户多样化需求。
积极探索集中式、分布式能源开发相结合的模式,加大就地开发利用力度,满足当地群众的用电需要。大力推行低碳生活方式,积极推进以电代煤、以电代柴,着力改善环境,促进人、社会、资源的和谐发展。
把电力发展和脱贫攻坚有机结合,完善贫困地区电力资源开发收益分配机制。把电力发展与当地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相结合,引导多方主体积极参与,充分共享,使电力发展成果惠及整个社会和各层次人群。